Thursday, May 12, 2005
Cubee 合唱團
辣死人不償命的辣粉

我想,你再怎麼喜歡吃辣,也絕對不會去想碰這種辣粉!
想親嘗辣味極限嗎?一種叫「一千六百萬儲備」(16 Million Reserve)終極辣粉本周在網路上發售,這是用化學方法所能製造最純的辣椒素,一小瓶要用二十五萬加侖(約九十四萬六千多公升)清水才能中和至無味。購買這種辣粉前,須簽署「食用後果自負 」的聲明,有專家認為,這種辣粉足以殺死哮喘病患。
美國
「終極辣粉」是美國紐澤西州辣汁調味師拉扎爾的傑作。他說:「我們生活在極端的世界,我製造極端的食品。」「一千六百萬儲備」的辣度,正是一千六百萬個高氏單位,是世上最辣的墨西哥沙維那紅辣椒的三十倍,Tabasco辣椒醬的六千四百倍。
數噸辣椒製1磅辣粉
一磅「一千六百萬儲備」,要用幾噸鮮辣椒和幾個月時間製造。首先將辣椒脫水,剩下一層厚厚的物質,再用化學秘方除掉雜質,就剩下純粹的辣椒素。
拉扎爾說,多年訓練已令他非常能忍辣,但親嘗「終極辣粉」的滋味仍叫他沒齒難忘:「那是一種強烈痛楚,就像舌頭被鎚子重擊一樣,很痛。我的舌頭腫起來,多天後仍痛得要死。」他強調,這種一瓶賣約六千元的辣粉,只會製造「熱辣」的感覺,不應用於調味。
有醫學專家表示,這種辣粉接觸眼睛和其他敏感部位,會讓人不適且必須住院,甚至可殺死哮喘病患。所以拉扎爾要求買家簽署「食用後果自負」的聲明,並同意只在受控制環境下,戴上手套和眼罩處理辣粉。
高氏辣度表
甜椒 0〜100
燈籠椒 500〜1,000
Tabasco辣椒汁 2,500
墨西哥辣椒 2,500〜5,000
沙維那紅辣椒 30萬〜100萬
「一千六百萬儲備」辣粉 1,500萬
高氏辣度單位是由美國化學家斯高威爾在1912年制訂,一個單位等於要用100萬滴清水才可沖淡至無味的辣度。
資料來源:英國《周日電訊報》
Tuesday, May 10, 2005
Monday, May 09, 2005
Friday, May 06, 2005
Thursday, May 05, 2005
談論主題一個台灣,兩個世界
這是小乖網誌轉來的文章,太令人乍舌了
這是小乖嗎?、、、、
引述
一個台灣,兩個世界
一個台灣‧兩個世界 一個台灣‧兩個世界
==============================================
文/郭奕伶
清晨七點鐘,豆豆剛聽完「大家說英語」後,與父母共進早餐。餐桌上有爸爸的《工商時報》、《經濟日報》,媽媽的《中國時報》、《 聯合報》,以及他的《國語日報》。今天,他們的早餐話題是股利發放。就讀私立復興小學六年級的豆豆,父親是晶磊半導體公司董事長關恆君、母親是電視台主播蔣雅淇、祖父是前中油公司總經理關永實,舅舅則 是ING安泰人壽資深副總經理蔣國樑。
豆豆的家,就在台北市敦化南路上的高級住宅區八樓,沿著街道的一長排台灣樟樹。人們經過時,總愛抬頭仰望那一片綠,然而,那只是 豆豆家外的景觀,他只需低頭俯視。
‧ 截然不同的世界
補英文、做科展,豆豆贏在起跑點
盼收割、等上學,小如一開始就輸豆豆是個大忙人。放學後,媽媽為他安排了生物、數學等補習科目,為進入國中一年級提早做準備;至於英文課,從幼稚園起,豆豆就已 經上了九年。
最近,豆豆還忙著參加科學展覽比賽,家教老師是大同工學院的大學生,曾經在全國科展得獎。擁有美國史丹佛電機博士學位的爸爸說, 這是要培養他實驗的精神,從挑題目、思考,到解決問題。
除此之外,豆豆剛完成一本與媽媽共同創作的書,書名是《打造資優小富翁》,豆豆的志願是成為一個像爸爸一樣的成功企業家,他買了 一本參考書《十九歲總經理》。
這是知識菁英養育小孩的方式,重點不在不虞匱乏的金錢,而是錢買不到的國際觀、資訊流、正確態度、思考決斷力……豆豆,已經贏在 人生的起跑點。
一樣是清晨,南投縣名間鄉的小如,正準備跟五十二歲的爸爸去田裡工作。從出生以來,小如多數的時間都在田裡度過。即使豔陽高照, 六歲的她仍然打著赤腳來回田埂間,幫爸爸扛著農作物。除了黝黑的臉,她還有滿身的泥巴。
七年前,小如的父親還是一個家境小康的農民,剛從越南娶妻回來。本以為那是一個幸福的開始,他於是大手筆舉債租地,投資種薑。
沒想到,採收前氣候反常,一場大雨淹沒了兩甲地的生薑,也淹沒了他的夢想。如今,他除了負債新台幣六百萬元以外,還有一塊不值錢的農 地,與每個月超過四萬元的利息。
不管小如的父親如何努力,台灣的小農似乎總是找不到出路,從種生薑、鳳梨、茶,到檳榔、山藥,每年換得的現金不到二十萬元,連支付 利息都不夠。以債養債的結果,就是負債持續擴大。這個黑洞,看不到盡頭。
每天,他們都擔心土地會被拍賣,到時候,他們將一無所有。土地,不只是他們棲身之地,更是唯一可以謀生的工具。
五個月前,從越南嫁過來的母親不告而別,把小如與四歲的弟弟信宏留給父親。這天起,小如越來越沉默了。
這一天,小如蹲在一排排的鳳梨前,許久不動,阿嬤不耐煩的問她,到底在做什麼?小如答︰「我在問鳳梨,什麼時候長大?」
原來,小如看到同年紀的堂兄弟都已經上學,也很想上學,但是,爸爸告訴她,等鳳梨收割賣錢,才有錢給她上幼稚園。於是,她每天都看著鳳梨, 告訴鳳梨要趕快長大。小如的起跑點,與豆豆差了十萬八千里。
台灣的貧富差距正以驚人的速度擴大當中,因而形成「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的落差。
‧ 怵目驚心的統計
貧富差距六十一倍,十年三級跳
窮人連老本都吃光,更遑論儲蓄根據主計處最新(九十年度)的統計,台灣個人所得最高族群(前十分之一),其所得金額是最低族群(後十分之一)的六十一倍之多, 這個倍數創下歷史新高。更驚人的是,一年前,這個差距倍數近三十九倍,而十年前更僅為十九倍。
再看看台灣的家庭所得差距,最高所得組(前五分之一)的家庭平均年所得高達一百七十八萬元,而最低組(後五分之一)的家庭年所得 僅有二十七萬九千元,兩者差距達六.三九倍。台大社會系教授林萬億甚至預測︰「今年所得差距倍數應該會突破七倍。」
這個倍數在十年前為四.九七倍,差距拉大的原因在於,所得最低組的家庭金額不增反減,但所得最高組的家庭卻是一路上揚。
單以民國九十年來說,最低組的家庭年所得金額,從三十一萬五千元縮水至二十七萬九千元,一年之間衰退一一.三五%,也就是說,最低 收入組的家庭所得,已經倒退回民國八十三年的狀態。
一來一回間,差距就這樣拉大,而這所得最高組的前五分之一家庭,掌握了全台灣四一%的所得;最後五分之一的家庭,則僅僅分得六% 的所得。
事實上,過去四年來,只有所得水準在前五分之一的家庭,所得是逐年增加,其餘家庭的所得每年均呈下降趨勢。除了景氣衰退、失業率 高升等因素外,窮人的負儲蓄效應,或者說負資產效應是關鍵之一。
根據台大經濟系教授、現任高雄市財政局長林向愷的學術研究指出︰「儲蓄率與所得高低水準,呈高度的正相關。」
換言之,窮人的儲蓄率相對低,其資產累積本來就不容易,尤其當景氣下滑時,一旦遭逢失業困境,窮人只好吃老本,過著入不敷出的生活。
最慘的狀況是,許多背著沉重房貸的有殼蝸牛,失業後付不出貸款,先前已經繳了一半或三分之二貸款的房子強行被銀行拍賣,半輩子打拚的資產立刻消失。
證諸統計數據,九十年度的統計,最低所得組的家庭,平均儲蓄金額是負四千五百元,儲蓄率是負一.六二%。負的儲蓄率,代表的就是 吃老本的家計。
事實上,從八十年以來,最低所得組家庭的儲蓄率就從一一%一路往下溜滑梯,八十九年跌破五%,到了九十年,就由正轉負。反之,富 人在承平時期所累積的資產本來就多,失業機率又低,即使遭逢亂世,反而可能出現致富良機,資產持續增加。
一月二十六日,聯電執行長宣明智女兒舉行婚禮,觀禮賓客包括聯發科技董事長蔡明介、鴻海精密董事長郭台銘,與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 等台灣科技界富豪雲集。
會場上,只見淡黃色的玫瑰滿布,白色的大型馬車停在綠草如茵的草坪,加長型凱迪拉克當前導車,後面還跟著五輛黑色賓士車。這是一 場竹科的世紀婚禮。
‧ 富越富、窮越窮
聯電、矽統一買一賣間,賺近九億元
小股東兩年積蓄全泡湯,損失兩百萬看著電視上的轉播,一位雲林縣的股民黃美玉氣憤的說,「就是玩不過這些有錢人!」去年十一月初,黃美玉看好矽統基本面將好轉,以 每股二十四.五元買入矽統股票,但是,十二月二十三日,矽統股價在連日莫名的大跌後,竟還殺到跌停板,她只好以每股二十一.三元認 賠殺出。
萬萬沒料到,隔天,聯電入主矽統消息宣布,矽統股價開始一路狂飆,讓黃美玉傻眼。過去一年,黃美玉操作股票賠了兩百萬元,這是她 辛苦攢了十年,預備給兒子在台北購屋的基金。
不只是黃美玉有意見,報紙也以「爆發內線交易疑慮,矽統連拉四紅」的標題來處理此新聞。雖然證期會說「查無實據」,但這樣的耳語 持續在新竹的半導體圈,與台北的金融圈醱酵,甚至成為某些公司高階主管的內部開會議題。
一位不願具名的財金界重量級人士,拿出數據指陳,去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在聯電宣布利多消息的前一天,矽統還透過建華證券發行全球 存託憑證(GDR)。
一月十七日,聯電公告,向聯電所屬投資公司取得相當十四萬張矽統普通股的GDR(約為發行總數的五六%),買進的價格高於發行的價格三 四%。
換言之,這家聯電所屬的投資公司,十二月二十三日買進矽統GDR後,一月十七日再轉手將其賣回給聯電,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轉手價差 高達三四%,近九億元。
而這家聯電所屬投資公司,係聯電採成本法評價的被投資公司(聯電持股不到兩成),因此,不用公布所有股東名單。那麼,這近九億元的鉅 額利潤多數將進入不知名的股東手中,這些隱形股東是誰?
對於外界的詢問,建華證券承辦人員一律以「這是公司最高機密,不能多講」回答。而從聯電上市以來,建華證券一直是它的長期合作夥伴, 包括承銷、股務代理、經紀等業務。
去年,聯電每股盈餘僅○.四八元,矽統則每股淨損三.一元。小股民們損失慘重,但是,經營階層因應微利時代所採取的結盟策略,仍有人 可以從中獲利。
‧ 贏者圈得天獨厚
家世背景優秀,進入台大機會越高
現行教育體制,不利窮人翻身「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從兩年前開始,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就對此現象表示憂心,他說︰「新竹科學園區內外,現在被形容為兩個世界。為什麼許多人會這麼畫 分?因為,圈內的人是贏家,圈外的人是輸家。」
圈內與圈外的一切,確實截然不同。例如,在台積電,中階女性主管流行花個三、四十萬請假到美國待產;太平洋俱樂部、國賓飯店游泳 池,或高爾夫球場的會員卡,即使一張要三、四十萬元,許多科技新貴們都是面不改色的買個好幾張,有些甚至放著不用;而在新竹的貴 族幼稚園,學生想進校,家長還要接受面試。
台大經濟系教授駱明慶說,貧富差距最大的隱憂在於,社會階層的不流動。當階層流動僵固時,對立將會升高,而要讓社會階層流動的機制就 是教育機會。
但是,駱明慶說︰「目前台灣的教育體制,是一種逆向的所得重分配。」因為,它高度補貼背景好、競爭力高的人,窮人要靠念書翻身的機率 反而急遽下降。這樣的教育政策,最後是拉大貧富差距。
如果將台灣大學定義為台灣學校的金字塔階級(歷年來台大學生占同一世代人口的比率均在一%以下),這群金字塔的組成分子是誰呢?
在去年三月份,駱明慶發表的
Tuesday, May 03, 2005
珍惜友情,因為我知道我被記得
珍惜友情
在一次大學校友會的聚會中,看到了小胖,他還是那樣笑容滿面,
心中對他有著深深的虧欠存在, 在這所有的同學中,
我與他相識最久, 在國中時讀同校不同班,
在大學以前算是聊的來的朋友, 然而,自從上了大學以後,?
小胖的人緣甚廣,漸漸地覺得我不再是小胖最好的朋友,
也因此我不知不覺中,開始忌妒小胖,
想分化與他甚為友好的朋友,
然而結果卻是我失去一位真正的益友-----小胖.
那時雖然大家天天見面,但是為了趕時髦,每天用e-mail寫信,
而小胖從小就是個喜歡抓新和搞怪的人物.
每天都會收到他不知從哪得來或是做出來的怪玩意,
最訝異的是,小胖常常還會搞出一些與眾不同的新花樣來.
就這樣大家每天到校一見面後就拿此作為唯一的話題,
每個人聊的是如此愉快, 小胖也因此更得大家的喜歡,
而我卻從那一刻起, 對小胖冷眼冷語
常常在他的背後跟其他同學說, 他真是個過於愛現的人.
也開始批評和不屑他所有的作為.到了大三下學期,
忽然地不再收到小胖的信了,在旁敲側擊之下,
原來只有我們這幾個看他不順眼的同學沒有收到他的信,
哇靠,那時我心理非常的不爽,於是決定要好好的給小胖難堪,
下了課,我們這幾個就走近小胖的座位,
在他面前一副耍流氓的樣子,問他為什只寄信給其他同學了.
不會是看不起我們吧, 小胖沉默了許久,終於聽他開口說;
""抱歉,我只是不想讓你們收信不愉快.""
這時其他的同學全都圍了上來,對著我們這幾個人說: ""唷!?
你們不是一直批評小胖寄信的心態是愛現嗎? 怎麼?
開始會懷念小胖寄的信嗎?
不久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的在快幹架起來的情況,?
我不禁動了火氣,把小胖的桌子掀倒突見一封信紙飄了起來,
我嘲諷小胖說, ""唷! 寫情書啊! ""
接著就大聲把信的內容唸了出來, 小胖個頭小,
自然是取不回個頭高的我手中的信.但是,信還沒唸到一半,
我自己羞愧的唸不下去了,全班也是鴉雀無聲,
這是一封小胖的弟弟寫的信,認識小胖那麼久,
還不知道小胖還有個弟弟,信的內容是這樣的:
""哥哥,
我好喜歡收到你的來信, 真的好喜歡,
每次我被另一個爸爸打的時候, 我只要看到你的信,
我就不會難過了.現在我的功課也進步了,
有聽你的話在唸書喔, 以前那些叫我白痴的同學,
現在都跟我很好喔, 也會教我功課,
他們也都很喜歡你寄給我的信,也很忌妒我有你這麼疼我的哥
對阿! 哥哥你是最疼我的了,我答應你要好好的用功唸書,
不管另一個爸爸怎麼打我罵我, 我都會忍耐,
我知道等哥哥大學畢業的時候, 就要帶我離開這個家,
供我唸書,我們還要住在一起, 我會等哥哥的,一定會的喔!?
姑姑和姑丈他們現在有沒有常常罵哥哥阿?
哥哥你也要忍耐喔,
我們很快就會在一起了, 對不對阿,哥哥!要一起忍耐喔!
我好喜歡哥哥畫的圖畫喔, 有小軒的畫像唷,
我會好好的保存著,嗯!我很快就要跟哥住在一起了!
我要做哥哥的乖弟弟~~
小軒 ""
原來, 小胖他的父親在他唸國中就過世了, 媽媽改嫁,
將他留下由姑姑照顧,只把弟弟帶走,
然而媽媽和繼父常常對弟弟施暴,小胖也必須在下課時候,
要到姑姑開的麵店洗碗做工,
而姑姑的小孩卻可以回家做功課看電視, 於是這兄弟倆,
自分離那一天起,就開始寫信給彼此, 相互勉勵.
原來小胖寄給他弟弟那些的鮮玩意信件,
是用電腦繪圖打字列印寄出的,
也順便傳e-mail分享給我們這些同學.
而我竟因忌妒而用卑劣的方式,去詆毀小胖原出自善意的行為.
自此之後, 我們這些人完全被班上的其他人給隔絕了起來.
儘管畢業後, 我在社會上出人頭地, 風光的被邀請回校講演,
那些同學依然圍繞在小胖的身邊. 沒人搭理我.會後結束時,
看到一位西裝畢挺男士開車來接小胖,
也禮貌的跟其他同學打招呼,隱約聽見那位男士說,
我之所以能有今天, 必須感謝我哥哥的犧牲和教誨.
原來他就是小胖的弟弟, 一位在美國研究基因學的準博士,
小胖為了弟弟,放棄了出國深造的機會,
反而努力存錢的供弟弟出國唸書阿!
""抱歉 ,我只是不想讓你們收信不愉快.""
小胖這句話一直在我心理迴旋著,
其實那時我每天還是一直期待著,期待著寄件者署名為小胖的來信.
只是事隔多年, 至今我仍沒勇氣走向前, 向他說聲對不起.
我很喜歡收到朋友的來信,
因為我知道我是被記得的,
而不是被遺忘的,
即使只有一年一張的聖誕卡也會讓我開心好久!
有些朋友雖然不常聯絡.......
卻常常寄一些e-mail給你,一些笑話.溫馨小品.或是小遊戲
這就是他關心你的一種方式,他把你放在心裡...
這真的是一篇好故事...........
讓我想到朋友之間就像是收發信件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