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0, 2006

李愷鞋,穿出十年的驕傲

認識我的人,大概都知道我有一雙寶貝鞋,不管上天下海我都穿著他,但是這雙鞋已經看起來非常的破爛,我還是當作寶貝一樣,捨不得丟。

常常朋友跟我說,為什麼不再去買一雙呢?每每買了新鞋後,還是跑回來穿上這雙鞋。

上面的皮都已經破洞,加上最近下雨,導致常常鞋子裡面都會濕,所以我今天找了一塊皮,拿了把剪刀

照著破洞的形狀,以及底部破掉的裂縫,拿著強力膠,一點一點的將鞋子補起來。在補的時候,讓我回想起這雙鞋子的由來、、、、

這雙鞋是我的生日禮物,我非常的寶貝這雙鞋,穿起來非常的舒服。記得買回來半年後,底部有點開,黏的不牢,便去找路邊的修鞋師傅幫我修鞋,

師傅非常的利害,一針一線的將整個底部,用很粗的線,交錯的把整個鞋底縫得非常非常的牢靠。做工細緻,且非常非常的耐用。

於是,我便真的愛上了這雙鞋,每一場表演,都是穿著這雙鞋,去哪兒都穿著這雙鞋。

這雙鞋底部共有四層,裡面讓腳接觸的一層,讓鞋面與底部縫起來的一層,然後比較硬的底板在與上面縫起來,鞋底一層又再一次的與整雙鞋又縫了起來。

而裡面的鞋面結構,也非常的紮實。小牛皮一層,柔軟棉絮一夾在中間,抗拉扯的白色交錯織法之尼龍布,然後最裡面是更柔軟的尼龍布(帶有彈性)

鞋面剪裁分成四塊,前、鞋跟、腳背、腳踝等四塊,而舌頭部分也有防水之設計一塊。而腳踝上方,更加入小腿肚枕頭部分。

所以穿起來非常非常的舒服,似乎再也找不到一雙同樣的鞋子了,而似乎是真的。

這個鞋廠,由於不敵大陸的競爭,已經關廠了,真的感到非常的可惜

希望,這雙鞋可以一直陪我走下去。

Thursday, December 14, 2006

讓地球活下去

可能是因為天氣的關係,突然間覺得地球變溫暖了許多。便開始關心相關的報導,也去圖書館借了相關的書來看。

也許是這樣,那個叫『哆』的少年,也對這個議題充滿了興趣,只不過他更在意的則是天氣過熱會不會將他的腦袋燒壞(註)。

根據我目前的瞭解,對地球溫室效應應該要朝向的方向,不只是自然生態,甚至自然生態的維護,反而會使溫室效應加劇。

所以我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根據我的瞭解,地球的溫室效應,施體與受體這兩方面都算是個方向,在施體上面(即太陽)我們人類似乎無法改變。但是受體(地球)我們人類可以試著改變。

論述一,減少地球的碳含量,是否可以改善地球的溫室效應?事實上,並不是絕對的。為了讓地球的二氧化碳的濃度降低,而在中低緯度大量的植林,反而對溫室效應沒有益處,反而有了害處。由於林地在地表上屬於顏色較深的地方,事實上並不能把太陽光反射回去。這個太陽光的光能是會產生熱量的。若是直射在顏色較深的林地上,熱量吸收的比率會增高。

論述二,溫室效應似乎如同二次曲線般的『自激』,由於北極的冰帽日漸縮小。而反射太陽光的能力,也就越來越弱,只要冰帽變小,地球就會越來越熱,一旦冰帽縮小,來自極部的氣流,也會因此而上升,導致整個地球的暖化『自激』,相當的嚴重。

在以上兩個論述的觀點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