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為天氣的關係,突然間覺得地球變溫暖了許多。便開始關心相關的報導,也去圖書館借了相關的書來看。
也許是這樣,那個叫『哆』的少年,也對這個議題充滿了興趣,只不過他更在意的則是天氣過熱會不會將他的腦袋燒壞(註)。
根據我目前的瞭解,對地球溫室效應應該要朝向的方向,不只是自然生態,甚至自然生態的維護,反而會使溫室效應加劇。
所以我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根據我的瞭解,地球的溫室效應,施體與受體這兩方面都算是個方向,在施體上面(即太陽)我們人類似乎無法改變。但是受體(地球)我們人類可以試著改變。
論述一,減少地球的碳含量,是否可以改善地球的溫室效應?事實上,並不是絕對的。為了讓地球的二氧化碳的濃度降低,而在中低緯度大量的植林,反而對溫室效應沒有益處,反而有了害處。由於林地在地表上屬於顏色較深的地方,事實上並不能把太陽光反射回去。這個太陽光的光能是會產生熱量的。若是直射在顏色較深的林地上,熱量吸收的比率會增高。
論述二,溫室效應似乎如同二次曲線般的『自激』,由於北極的冰帽日漸縮小。而反射太陽光的能力,也就越來越弱,只要冰帽變小,地球就會越來越熱,一旦冰帽縮小,來自極部的氣流,也會因此而上升,導致整個地球的暖化『自激』,相當的嚴重。
在以上兩個論述的觀點來看,
1 comment:
言之有物言之有物。。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