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ugust 17, 2008
Monday, August 11, 2008
砂之一
塵土灑遍萬物。如果你站著不-動,不管你有無準備,塵土都會把你掩埋。在你腳上或鞋上的碎屑會加厚,風吹過來的沙塵在四週堆積,你的雙腳很快就被埋住。然後地面蓋過你的足踝,昇到你的腳陘。如果部隊裡的班長命令班兵立正得夠久,他和他的隊伍都會像秦始皇的軍隊一樣,被直挺挺地埋進地裡。
如果你肯耐心等,微隕石塵也足以埋葬你:每小時有一噸微隕石塵落到地球上。或者你可以埋進蝗蟲堆。在蒙大拿州的庫克峰,一萬一千英呎的高度,可以在山側看到堆積了暗暗一層蝗蟲。這群蝗蟲在一九0七年時因為飛錯路線而受凍,以致掉落或撞上了山壁。一直到其中一塊堆積物剝落下來,掉進溪中,然後被帶到下游,人們才知道有此一事。
紐約市街的地平線,每一世紀都在上昇。塵土埋葬我們的速率不一。柯特斯所走過的墨西哥城如今已在地下三十呎,若不是墨西哥城本身也在下陷,它還會在地下更深處,在開挖地下鐵路線時,工人掘出一座神廟。碎屑平均每一世紀把地面堆高四,七呎:兩千年前大希律王在邪路撒冷重修第二聖殿;著名的西牆是摩利亞山頂附近老擋土牆的牆頂,西牆現在的牆匠距離岩床有六十呎深 快回答:你怎 沒在揮灰塵?不管在哪一陸塊,我們都掃地、擦桌,不只是為了保持整潔,也是為了避免被掩埋‧
空氣中的塵埃很有意思,出乎意料的,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蜘蛛腳及其碎屑。蜘蛛腳很脆弱:牛津大學的大街,波德尼斯解釋,那是因為蜘蛛腳是中空的,蜘蛛腳的殘骸沒有肌肉,風一吹就飄走,因此很容易折斷,也很容易被吹到四處:另一個想不到的空中渣滓的來源是輪眙:用顯微鏡觀察過空氣的人說,乳膠碎片會迅速地從腐蝕的輪眙剝落下來,農場塵埃、(化石燃料燃燒所產生的)硫酸液滴,以及撒哈拉沙漠吹來的沙,合起來,造成了掩蔽山谷和海岸的夏日塵霾。
波德尼斷說,我們「每一次呼吸,都吸入了數百顆微粒」。空氣一向挾帶各種碎屑,除了人們熟悉的,譬如毛毯、糞便、屍肉、樹葉和葉芒、珊瑚、煤炭,皮膚、汗、肥皂、淤泥、花粉、藻類、細菌、孢子、油煙、氨和唾沫──還有「來自大海浪花的鹽晶,從遠方高山刮下的塵埃,火山噴出的岩漿冷卻後的微粒,以及熱帶森林火災的微小炭屑」。這些,累積起來可真不少。
黃昏薄暮時,懸浮微粒碰到上昇的水汽,黏結後一起掉下來;這就是它們埋葬你的時刻。上中細菌吃盡所有能吃的,其餘的若沒被吹走,便留在原地;三十年後,就會積成一吋厚的表土。(但同時會有好幾吋的表土已被沖別入海。)
我們活在已逝者的頭上:最近,考古學家在聖路易市郊區挖掘時發現了十三個聚落,一個疊在一個上頭,有些聚落存在的時間北聖路易市的歷史還久。在挖掘法國的孔勃格連納洞穴時,古人類學家發現了六十層的人類住居遺存。
在銅器時代,懶洋洋得惹人喜歡的特洛伊人,與這個埋葬過程採取合作的態度,他們並不把地上的垃圾與髒物掃起來,而是用泥上加以覆蓋,然後踩平:要不了多久,他們在屋子裡就得弓著身子,於是他們把房門和屋頂加高,一切又從頭再來。侵略者如果打贏了,往往也會在夷平的屋頂上蓋起房子。十九世紀的考占學家住下掘了二十四呎才找到羅馬廣場的古蹟。
一百三十年前,施利曼在挖掘一處他認為是特洛伊的遺址,直到掘出了十六呎深的壕溝才發現加工過的石頭。他找到的是一堵二十呎高牆的頂端。經過多年發掘,他才知道,這堵牆的基礎下還有一堵牆,然後--啊!-又一堵,再一堵。考古學家現在還在挖掘特洛伊城。
在別的地方,近東地區古代的階梯形金字塔不是被沙土掩埋,而是沉到地下:它們陷進軟土裡,然後分解掉。「每過幾年,祭司就得把金字塔築高數個階梯,以彌補沉進土裡的最底層‧」達爾文曾經指出,蚯蚓所挖的隧道也會造成建築物沉陷。紐約市聖約翰大教堂最近的駐堂作家威廉,洛根寫了一本好書,《泥土》。據他表示,沉重的教堂近年也在下陷。大教堂的基礎「已在地下水位之下」,而且地下聖堂有股「活泉」湧出。
加州的聖塔莫尼卡,每天早晨會有工人駕駛著推土機,在沙灘上翻動前一天的垃圾。我親眼見過。他就像農夫在田裡攪動去年的草葉一樣,把垃圾推到沙下。最後,他在表面鋪上一層沙,讓已被紙屑和保麗龍墊高了的沙灘看起來變得乾淨。
根據平哈斯拉比所引述的古諺,死亡分成兩種。一種像是把繩索穿過桅桿頂端的鐵環一樣難;一種像是把掉進牛奶裡的頭髮挑出來那樣簡單。
原著:annie dillard 信手看了這篇,信手打了這篇
Saturday, August 09, 2008
1394和鈦項圈的貓
一天,素來擁有變態能力的貓,為了尋求更變態的快速移動方式而找了編號1394的大哥。
『喵~』帶著鈦項圈的貓叫著,這時候好像忽然聽不懂貓說話的中田先生般,迷惘的站著。是那個編號為1394的大哥站在那邊。
帶著鈦項圈的貓趴在地上,順勢扭了個身子,肚皮朝上,並且快速的又朝著反方向扭了一下。渙散的眼神似乎忽然將牠為何而來的目的抽離了。(我不得不承認貓就是這樣子的動物)
那編號為1394的大哥其實一直都不是所謂的最強者,總是在認清自己的能力之前,就發現自己已經準備要被淘汰的樣子。現實的,也不容否認的,一個自恃甚高的隱士,通常一個不小心就消失在那所謂的神秘森林裡的秘密小屋中。
『喵~』那個帶著鈦項圈的貓忽然坐了起來,眼睛眨巴眨巴望著編號一三九四的大哥。
『我知道你今天來的目的。』大哥說了。『很多人都求第一,你老兄就是不一樣,跟我這個背後一片烏雲的傢伙打商量。』
『我知道你不是最厲害的,我一直都知道。』帶著鈦項圈的貓說著。但是你擁有別人所沒有的一些特質。
『哦,是嗎,說出你知道的。』
『不考慮時間因素,的確任何東西都是美好的,不是嗎?』帶著鈦項圈的貓說。『我們對時間做積分,會得到對許多東西的定義,比如,我坐車坐好久,對時間做積分某種無聊的面積在我一天中佔了多大塊。』
帶著鈦項圈的貓忽然站起來,四隻腳一蹬,背部都拱了起來,到了某個極限打個顫。『啊~~像我,其實我很沒有時間因素呢。』
大哥依舊坐著,不發一語,只是些些的微笑,聽著貓講話。
Wednesday, August 06, 2008
為什麼是finnix?不是slax or other else.
帶著鈦項圈的貓一臉狐疑的看著我,似乎在問我到底找到最佳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了沒有。
解決問題,很恐怖!每次大家都要我來解決問題,那誰來解決我的問題?
我只好請大家來幫我解決問題。其實一些問題解決不難,難的其實都在細節,好比最近跟阿鼎再處理自動加液機的問題,整個構想其實很簡單,電路設計與程式我大概一個小時就銲好兼完成MCU的程式設計,但是我知道真正的問題,是在電磁閥的耐酸鹼的問題。在外觀來看,控制電路與物理現象好像是整個問題的核心,但其實沒有真正動手做之前,沒有人會真正的正視這個問題,我只問賣我電池閥的,這耐酸吧;應該吧、、、、
所以,真正的做下去才可以知道真正的問題點在哪兒。那finnix呢?這是什麼?為什麼要用這個?我承認這個distro還不是最最最符合我需求的distro。因為他少了gcc的支援,擴充性就有限,但是、、、、就一般解決簡單的問題finnix就夠了。記得我曾經說過finnix可以讓你找回操作電腦的樂趣吧(l)
在下就稍微的擷取一下該網站的文字(點logo就可以進入了)
Finnix is a self-contained, bootable Linux CD distribution ("LiveCD") for system administrators, based on Debian testing. You can mount and manipulate hard drives and partitions, monitor networks, rebuild boot records, install other operating systems, and much more. Finnix includes the latest technology for system administrators, with Linux kernel 2.6, LVM2, encrypted partitions, etc. And above all, Finnix is small; currently the entire distribution is over 300MiB, but is dynamically compressed into a bootable image of about 100MiB1. Finnix is not intended for the average desktop user, and does not include any desktops, productivity tools, or sound support, in order to keep distribution size low.
上面呢,簡易的說,這套distro(distribution)是個LiveCD 也就是說,可以用Finnix來開機(還是要講,有些newbie會問),最主要是用來處理系統上的問題,比如說監視網路,重建系統,管理磁碟,或是安裝其他的作業系統等等一堆吧啦吧啦。事實上,我只要教大家如何使用上面的bash來解決問題。(歪冠公司同仁必看)一開始,當然是去finnix網站上去下載finnix的iso囉,至於電腦,一般最爛等級準備要拿去回收的機器,跑起來絕對都還是嚇嚇叫,因為,該distro是完全的文字介面,也就是terminal only,滑鼠?!我剛開始用電腦的時候都不知道滑鼠拿來怎麼用,畫圖嗎?別懷疑,滑鼠好像也不需要了。倘若你認為電腦一定要漂亮精美的圖形介面,不管是vista, xp 還是Linux的 compiz-fusion那千萬別繼續看下去,因為他的畫面就像、、
這就是李愷兒小時候電腦的模樣(類似),李愷兒第一台電腦286單色螢幕PC喇叭無硬碟兩個磁碟機,但是那時候的電腦真的是很好玩。dos 3.3是當時的作業系統,這種畫面我想當時的我看到可能要流淚了(因為這畫面竟然還是彩色的)
使用Finnix開機之後會出現root@tty1:~#的提示符號,而我們可以利用Alt+F2來跳到tty2以此類推可以跳到tty4,四個終端機可供使用,這個很重要,為什麼很重要,現在講太早。就基本的linux的基本到不能基本的指令講一下。用以對照以前的DOS的方式來簡單的介紹快速上手。
事實上,還有一個運行在windows下的GNU Bash,就是cygwin
不需要在真正的Linux就可以執行linux程式/軟體。但是重點是,原本在windows下,可以利用cygwin dll compiler一個linux source,擁有完整的bash與gcc呢。重點是有了cygwin就可以使用bash了。
DOS指令 | linux指令 | 敘述 |
dir | ls | 看該目錄下有哪些檔案 |
cd | cd | 切換目錄 |
del | rm | 移除檔案 |
copy | cp | 複製檔案 |
md(mkdir) | mkdir | 建立目錄 |
rd(rmdir) | rmdir | 移除目錄 |
至於要怎麼用,網路上有很多資料,因為這要講要耗掉一些篇幅,再加上李愷兒生性懶散,有概念即可,說不定你就是歪冠的員工,連網路都懶得查,那真的是很抱歉了。
那、、、接下來呢?開機完畢我們是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中呢?簡單的說,我們是在一個shell中,在finnix中,預設的為bash,在他的package list可以看到。而整個系統的架構,最內層的為硬體Hardware,然後核心kernel,接著就是與人們溝通的shell。而我們就是使用最簡單的Shell Script來幫我們解決問題。Shell Script就如同以前DOS的批次檔(.bat),只不過功能更多更強大,且操作容易,其實不需要強大的電腦語言基礎做後盾,用最簡單的方式來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好的,我們知道這是什麼,我們以實例來操作。
當然,第一個怎麼顯示"Y-guan are junks"的字樣呢?
$ echo "Y-guan are junks"
Y-guan are junks
※其實跟dos的echo還蠻像的,都是可以顯示出訊息,而上例的$為bash的提示符號,所以我們將要顯示的文字放在雙引號內,就會顯示出來了
$ echo $PATH
/usr/local/bin:/usr/bin:/bin:/usr/X11R6/bin:/cygdrive/c/PROGRA~1/Borland/CBUILD~
1/Bin:/cygdrive/c/PROGRA~1/Borland/CBUILD~1/Projects/Bpl:/cygdrive/c/WinAVR-2008
0610/bin:/cygdrive/c/WinAVR-20080610/utils/bin:/cygdrive/c/WINDOWS/system32:/cyg
drive/c/WINDOWS:/cygdrive/c/WINDOWS/System32/Wbem:/cygdrive/c/Program Files/Comm
on Files/Ulead Systems/MPEG
$ echo $HOME
/home/Administrator
※如果要顯示變數,要在變數前加上$的符號,而PATH是環境變數,而HOME也是
$ echo "$HOME"
/home/Administrator
$ echo '$HOME'
$HOME
※關於 " 和 ' 的區別可由上面例子看的出來,一個 " 會保留變數的內容,而 ' 則是把所有東西當成字元來看。
$ date
Sat Aug 9 01:01:35 2008
$ echo "Today is "`date`
Today is Sat Aug 9 01:01:37 2008
※還有一種引號叫quote ` 就是數字1的左邊的那個符號,不是單引號,由上例看來,我們從指令date可以看到日期時間,而我們要組合到我們的echo裡面,就會用到quote,這很好用的,再看下例
$ datetoday=`date`
$ echo $datetoday
Sat Aug 9 01:05:20 2008
$ datetoday="Today is $datetoday"
$ echo $datetoday
Today is Sat Aug 9 01:05:20 2008
※將quote的值,套用回變數本身,然後變數再做改變,然後輸出。
$ mybirthday=671123
$ unset mybirthday
$ echo $mybirthday
※結果竟然不顯示,是因為有unset的指令,將mybirthday這個變數給取消了
所以,簡單的echo與變數、、、還有一些詭異引號的用法,應該有點初步瞭解了吧,而bash當然現在還不夠,有空的時候在寫、、、、
ubuntu使用1394來連接網路
我是使用 ubuntu 8.04版本,在終端機視窗先開啟eth1394這個模組
sudo modprobe eth1394
在主機裡面就會出現新的ethx了,皆下來就是要設定該ethx的ip
sudo ifconfig ethx xxx.xxx.xxx.xxx up
接著設定route與nameservers
sudo route add default gw xxx.xxx.xxx.xxx dev ethx
接下來,你的ubuntu就可以利用1394來上網了
(為什麼要使用1394來上網呢?)
因為1394的速度為400Mbps,比一般的100Mbps的lan快,當然,除了新的1Gbps的lan之外,是比較快速的選擇。尤其是內網在傳遞資料時,速度理應比較快速。(我試過用FC可以達到5.xxmb/s)
然後、、、、根據自己的需要,寫一個shell script就搞定囉!!
Saturday, August 02, 2008
Process Lasso
這可不是什麼逃舞超人之流的東西,這是老電腦的救星,這款軟體到底有什麼用,這款軟體就是防止電腦Idle的工具。有時候電腦在跑模擬或是做一些壓縮動作的時候,整個系統的速度都會被拖住,我就會利用Ctrl+Alt+Del把工作管理員叫出來,把最吃資源的軟體的Priority調低,讓整個電腦可以繼續運作而不會被某一軟體拖到系統崩潰,偶然的發現了這套軟體,可以自動的把吃CPU資源的軟體的Priority自動降低,這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個相當實用的軟體,我們工作時,通常都沒有只專一做一件事情,比如,我在畫板子走線的時候,通常cad也都同時在跑,Autorouting的時候端看線路的複雜度,有時候電腦整個會被拖住,這樣子還要上個網看個東西,邊畫cad可能電腦系統就崩潰了,雖然我現在幾乎都可以在純linux下工作,一些windows的軟體我都可以在linux的wine下運作了,但是我不敢斷定在linux下的效率或是穩定度是高於windows。不過在windows下有這個軟體說真的真的是『可喜可賀!可喜可賀!』